如果畫家是透過情境找尋靈感,那我的書籍清單,就是隨手拾得,
最初會將想看的書籍,列示寫在一張空白紙上,然後放在筆記本的夾層,
後來對手機的依賴性高於筆記本後,清單來源就是隨手截圖或拍照。
我最近習慣到圖書館借書,一次都是至少四本,
理想值是一週一本書,但往往是兩週一本書 哈哈
那次我目標書籍只有兩本,剩下兩本要借什麼書,一點靈感都沒有,
只好打開手機相簿,回去滑相簿紀錄,終於找到2016.05.31的截圖,
過了近一年的時間,這本書依舊受到讀者們的熱愛,非常搶手,
最後只好採用預約書籍的方式,才得以看到這本書了!
_第一印象_
這本書的書皮,簡單樸實的讓人以為拿錯,詫異的原因是,
看了幾本2015年後出版的書籍,發掘近代的書皮皆是花俏豐富,
或許這是可以吸引人的第二步吧!我要承認我也是膚淺的那一掛,
如果標題吸引人,書皮又很切題地有趣漂亮,確實會引起我的好奇,
但也要同時附上免責聲明,以上外表不表示內容也相同豐富 哈哈
另外,我原預期這是一本自傳類的書籍,但內容並不全然,
值得嘉許的是,內容完全與標題相符「我說故事」!
我最喜歡裡面藉由故事牽出著哲理的述事安排
讓人很容易進到情境,體會其中的道理
_印象最深刻的篇章_
「燈泡或發電機」這是我最最印象深刻的篇章,
如果每本書都有個經典,那我一定是選擇這個,
裡面有一段話語的是:
「成功,只有一個定義,就是對結果負責。
如果你必須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,只是一個燈泡 ;
如果你能成為發電機,去影響其他人發光,你自然就是核心!」
這句話應用在事業上或減肥歷程裡,都十分受用,
當下看到這句話,我在腦海浮現的是 自制力,
得到別人的鼓勵,固然是件很棒的事,也是前進的動力之一,
但不該將這個視為主要的養分來源,畢竟主幹還是在自己,
勇於對自己負責,主動學習承擔責任,都是邁向發電機的過程吧!
_後記_
這兩、三個月,看了幾本成功商業人士的書籍,
裡面闡述的觀點雖然不盡相同,但我始終看到兩個核心,
那就是「學習」和「謙卑」,這兩個字詞單看起來很簡單,
但融入生活中,實行起來卻是不時會忘卻,
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要一直看書的原因吧!
「自我充實」只是美其名,我覺得自我歸零比較切合,
每次閱讀都是一次新鮮的體驗,作者可以帶給你新觀點或者溫故知新,
在忙碌的生活中,有時繁雜的事務會沖淡妳上次在書中體會到的感動,
甚至是掩蓋過你想要留存的學習記憶,然而隨手拍下或記下的筆記,
抑或是再看一本書,你都能像一塊海綿重新注入活水,
再次歸零,重新檢視,自我學習,然後再繼續前進!
很開心遇見這本書,再次帶給我動力與感動~
p.s 塗色文字摘取自書本內容,如有侵權,
請留言告知,會儘速撤下內容,謝謝!